人物传:李莫愁-《九幽剑鸣》
第(2/3)页
林侍女让小龙女自幼便修
习《玉女心经》,并为强化她的武功进境,让她摒除喜怒哀乐之情,修习“十二少”的内功,即【少思、少念、少欲、少事、少语、少笑、少愁、少乐、少喜、少怒、少好、少恶】,而且只要见她或哭或笑,必有重责,因此,小龙女自幼的玉女功修为,无喜无乐,无思无虑,功力之纯,即是林朝英亦有所不及,却也养成了冷淡孤僻的性子。
李莫愁在师门不到十年,就被林侍女告知她“武功已成”,令她下山。
而在小龙女看来,她根本就是“不听话,被师父赶出去的”。在李莫愁的角度看,自然认定是师父“偏心之极”,让她记恨了一辈子。
论习武资质,李莫愁其实堪称上佳,虽然她的师门功夫所学并不完整,却能自己推陈出新,将师门的玉女剑法化为独门的拂尘功招式,可击、可卷、可挥,更能将极柔的拂尘随时便为无坚不摧的钝器,论威力远远大过了使用单剑。
而集合其拂尘功夫之大成的“三无三不手”,一招之中包含了千招万招,同时攻击敌人全身大穴和要害位置,更集合了李莫愁武功之大成。
李莫愁的五毒神掌更是已练至化境,掌心劲力收发自如,变幻莫测,一瞬之间能将掌力变换数次,包蕴数种不同劲力,更让敌人难以抵挡。
而李莫愁的冰魄银针涂以见血封喉的剧毒,同样令武林中人闻之丧胆。
这拂尘、毒掌、银针三大绝技,也成为李莫愁的招牌,令她孤身独行江湖十余年,闯下“赤练仙子”的名头。
相比之下,小龙女的绸带功和玉蜂针,虽是师门嫡传,但却是制敌而非真正伤敌的武功。
她后来习得双手互博术,一人驭使双剑,施展玉女素心剑法,创下了速败全真五子联手、击破潇湘子、尼摩星、尹克西等蒙古三大高手联手,大战金轮法王数十招,伤其多处,身中奇毒时仍能击败公孙止等神乎其神的战绩,自然已经远远在李莫愁之上。
但是,林朝英创制这套剑法,心中充满柔情,只为自娱抒怀,在想象中和意中人联剑诉情,是以剑招虽然奥妙无方,却无一招旨在致敌毙命。
因此,即使是武功大成后的小龙女,虽然肯定强于李莫愁,但论真正威慑力其实尚不如她师姊。
而两人不同风格的武功路数,当然也反应了李莫愁凌厉阴狠,小龙女冷清淡漠,这南辕北辙的性格特征了。
“李莫愁的独门暗器,是为冰魄银针,涂有见血封喉之奇毒,和五毒神掌、拂尘功,并为她生平三大绝技。而这门暗器的由来,根据最早连载版本的《神雕》,就是她师父专门因她而创制,而并非她师祖林朝英所传。
李莫愁的独门暗器,是为冰魄银针,涂有见血
封喉之奇毒,和五毒神掌、拂尘功,并为她生平三大绝技。而这门暗器的由来,根据最早连载版本的《神雕》,就是她师父专门因她而创制,而并非她师祖林朝英所传。
李莫愁的师父,就是绝世高手林朝英的侍女,传承了一身惊人神功,在她师妹小龙女眼中,是个「禀性柔顺,心地良善,从来不动怒气」「最是慈祥不过」之人。其实她对李莫愁这个大徒儿,并不像李莫愁想象的那么“偏心”同样饱含关念之情。
李莫愁在师门数年后,因为始终不愿发誓永留古墓,林侍女便告知她学艺已成,令她下山,更多就是为了成全这个抛不开红尘繁华、舍不下尘世喜乐的徒儿。
数年后,李莫愁因为招惹了已经疯癫的欧阳锋,被迫逃回古墓避祸。林侍女与欧阳锋交手,利用古墓的各种奇妙机关,以玉蜂针暗器将欧阳锋打伤,并只以为制住了他的穴道,岂知欧阳锋施展独门的“逆运经脉”之术脱困,反手将林侍女重伤,之后逃逸而去。
随后欧阳锋将李莫愁掳在身边作伴,此时他因为私生子欧阳克已死,又逆练九阴神功练到神志不清,喜欢逼人叫他“爹爹”,见了年轻女子则喊“儿媳妇”。
工于心计的李莫愁巧言哄骗,便哄得欧阳锋误以为她是自己的“儿媳妇”,教会了她一路五毒神掌。
后来李莫愁将这路掌法练到掌心劲力收发自如,变幻莫测的地步,又有“赤练神掌”的别名,后来她驰名江湖的“赤练仙子”名号,便由此而来。
第(2/3)页